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锂电材料产线厂商百利科技:提升设备自供率迎接业务放量

来源:开云全站    发布时间:2024-02-28 21:43:07

  百利科技致力于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智慧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拥有石油石化、医药、轻纺行业的全甲级资质,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40 余个,并拥有 150 多项专利,具备承接万吨级化工项目基础。

  锂电业务板块,可为锂电材料公司可以提供专有设备制造、智能产线集成与 EPC 总承包服务。2022 半年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锂电业务收入占比达 88%,成为其核心业务。

  公司主要服务于新能源锂电池核心材料、氢燃料电池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以及氢燃料电池高温质子膜及其膜电极产品。

  可从项目前期、融资到设计、采购、建造、开车和运维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解决方案。

  公司前身可追溯至 1969 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总后勤部 2348 工程指挥部设计大队,后历经岳阳化工总厂计所、巴陵石化设计院等发展阶段,2004 年改制为湖南百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工程设计业务优势,开始尝试化工工程总承包业务;2007 年 RH 新能源公司收购公司 100%股权,并于 2011 年转让给湖南海新投资,至此湖南海新投资成为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并于 2016 年更名为西藏新海新创业投资。

  2016 年 5 月公司在上交所上市。2017 年公司收购南大紫金锂电(更名为“百利锂电”),2019 年成立百利坤艾氢能,进军锂电和氢能等新能源材料领域。

  百利锂电前身为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多年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锂电正极、负极材料、前驱体产线的技术装备和整线服务经验,参与了多项锂电材料产线 年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全资收购百利锂电,公司业务向锂电行业进行了延伸,正式步入锂电池材料产业链。

  公司现实际控制人为王海荣和王立言先生,其中王海荣持有西藏新海新创业 90%的股权,属公司第一大股东。目前公司 100%控股百利锂电、武炼工程和恒远汇达,下属三家主要控股子公司百利锂电、武炼工程、百里坤艾氢能与母公司协同发展,延伸、打通产业链,为公司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锂电池材料领域、氢燃料电池领域均奠定良好基础和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

  2017 年起公司前瞻性布局锂电业务,锂电业务快速地发展并拉动业绩。近年来公司营收稳中有升,2021 年受疫情叠加油价冲击,略有下滑,2022 H1 实现营业收入 9.4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4.21%。

  2019 年公司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主要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所致,2020 年已实现扭亏为盈,2021 年和 2022H1 净利润持续好转,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公司于 2017 年收购百利锂电,布局锂电业务,业务延伸至锂电 EPC 及专有设备制造,深入发展锂电业务。锂电业务自 2018 年起占比持续增长,2018-2021 年营收占比总营收分别为 47.6%、49.4%、85.1%、80.6%,2022 H1 达到 87.9%,逼近 90%。

  公司 2021 年业务和规模扩张,致使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上升明显,2022 年上半年公司内控优化,管理、销售费用率回落。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逐年上升,2021 年已达到 6%,伴随收入规模扩大,研发费用率也明显回落。

  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及先进的工程技术,在锂电材料智能产线装备和技术服务领域、石油化学工业工程服务领域,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优势;在锂电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三大合成材料、氢能源核心材料拥有和正在申报一批专有技术。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拥有 168 项专利及 14 项专有技术。公司收购南大紫金锂电后,自主研发脚步不停,研发人员自 2017 年起,从 160 人增长 至 217 人,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 30%左右。

  自 2021 年来,公司逐步收回应收账款,2022 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 5.1 亿,同比下降 14.21%;在手订单饱满,合同负债持续同比大幅度增长,2021 年公司合同负债 7.5 亿元,同比增长 567%,2022 年上半年新签锂电板块总承包及产线%),订单增长减轻资金端压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电动化转型趋势强化,加快锂电材料产线 LFP+三元材料材料需求高增

  碳中和大趋势下,节能减排需求迫切,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制定有关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美国提出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包括电池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占比达50%。

  成本方面,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 30-40%,是四大主材中价值量最高的材料。

  假设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2500 万辆,储能在能源转型配储需求驱动下也实现快速地增长,预计到 2025 年,预计全球锂电池需求将由 2021 年的 297GWh 提升至 2490GWh,年化增长率为 44%,2025 年对应三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分别达到 212、328 万吨,年化增长率分别为 38.5%、50.2%。

  2022年上半年正极材料扩产项目规划超 2000 亿,驱动产线/设备厂商订单加速释放。

  据 GGII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锂电负极市场出货量达 72 万吨,同比增长 97%;其中人造石墨负极市占率达 84%;天然石墨负极达 14%。

  缺点:层状结构之间有大量空隙,因此天然石墨膨胀率更高;天然石墨与电解液相容性差,易和溶剂化的锂离子的共嵌入而引起的石墨层剥离,产生不可逆容量,最终使得循环性能较差。

  缺点:克容量 310-360mAh/g,低于天然石墨;生产需要石墨化,能耗和成本高。

  与正极材料类似,在电池装机高增背景下,负极材料需求也将实现高增,按照单 GWh 耗量1200吨来计算,对应2025年负极材料需求约299万吨,年化需求量开始上涨达到44%,2021 到 2025 年,需求增幅为 229 万吨,按照单万吨投资 3.5 亿计算,预计2025年前潜在投资规模为 801 亿元。

  根据大赛科技统计的扩产数据,2022年上半年,负极材料新增投资扩产产能在 638 万吨,下游高涨的扩产热情,有望驱动未来几年产线/设备交付高增。

  2021年在公司研发的电芯粉料智能化系统开发项目中,通过聚焦电芯生产中粉体的计量和输送环节,实现在输送系统中配料效率和精度的提高,减少管道残留,确定保证产品品质;在高镍三元第三代智能化产线中开发多层多列辊道窑,提升单线产能。

  锂电材料制造工序多,如制造三元材料第一步是要制作前驱体,然后需要经过投料、混料装钵、一次烧结、破碎、筛分、洗涤、脱水干燥、包覆、装钵、二次烧结、除铁、筛分、批量混合、包装等工序,而不同工序需要不一样的种类的设备,各环节设备技术差异大。大部分设备供应商只能供应一道工序的设备,少数企业具备多环节设备设计、制造的能力,但通常缺乏整线交付能力。

  锂电项目随着锂电池材料生产设备的效率、技术提升,对整体产线设计的要求也更加提高,将会往一体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从原有的单机销售、分段集成转向整线集成。原有产线设计与外围厂房设计分开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产线设计一体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将是未来锂电材料整体产线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具备拥有 EPC 工程整厂交付能力并具备相关核心设备供应,未来市场空间大。

  公司预付款项2022年 H1 达 4.62 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 169.64%,存货 4.32 亿,较上年度末增长 75.57%,为百利锂电订单增加,预付设备材料采购款增加所致。新签订单稳中有进,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公司及子公司截止2022年 6 月拥有 168 项专利及 14 项专有技术,研发能力雄厚,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收购企业均在锂电行业拥有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客户资源,扩展公司的客户群体,同时也为公司整合锂电智能产线中的关键设备提供帮助,提高设备自供率,加固技术竞争壁垒。炉作为三元材料产线的关键设备,价值量最高,占设备产线 月,公司收购了云栖谷 40%股权,并拥有 51%的表决权,提升了窑炉自供能力。

  公司锂电智慧产线业务重点是锂电智能产线的设备定制及系统集成。公司收购的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能够解决锂电中不相同的领域、不同环节的技术难题,结合公司强大的自研能力,发挥技术协同效应,使公司具备整线研发、设计、建造能力一体化技术服务能力。

  电动化转型趋势减缓,动力电池扩产节奏降速,锂电设备/产线销售或将没有到达预期。

最新文章
  • 首页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
  • 电话